我的藏书集中于四个书柜,总共1000多册。第一个书柜存放各种工具书,例如《康熙字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辞典》、《辞海》、《文学词典》、《汉语新词词典》、《哲学名词解释》、《简明社会科学辞典》、《政治经济学辞典》、《国际知识手册》、《中国文学家辞典》、《名人名言词典》、《公文主题词表》以及《法律法规知识选编》等。第二个书柜为古今中外名著,例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以及《儒林外史》、《喻世名言》、《官场现形记》、《毛泽东选集》、《中国通史》、《汉书》、《史记》、《资治通鉴》、《鲁迅全集》、《巴金选集》、《曹禺选集》、《沙鸥文选》等。第三个书柜为各种人物传记及中外文学书籍。例如《毛泽东传》、《张国焘传》、《蒋介石传》、《唐宋名家诗选》、贾平凹、路遥、莫言等现代小说以及王跃文、王晓方、周梅森等官场小说,《余秋雨精品集》等。第四个书柜为本地商丘有关的各种书籍。例如商丘地区志及九个县市区地方志、《商丘历史文化名城25集》、《中州古今科技名人》、《商丘当代人物大典》、《商丘党史大事记》、《商丘党史资料集》、《商丘改革开放口述史》、《商丘名人名胜》等。其中,《商丘市物价志》是我任局长期间主持编写的,也是全国唯一一本地级市物价志。此外,还有十多册是我的战友、上级、同学、同事、朋友自己创作出版的诗集、散文、自传、小说、地方方言集等,赠送给我的。
我这些藏书,大部分是四十多年来陆续搜集留存下来的,很少有近年专门购买的,更不是为了充门面而摆到书柜上的。其中最早的有不少来自六七十年代的旧书。去年,我终于集齐了当地十本地方志,原来缺少三本,我向在县市区当领导的老下属索要,没想到他们都很快派人送来了。退休十年间万物变幻,但他们竟然没有轻薄拒绝我,这使我十分感动,也因此满足欢喜,因为我终于齐集了商丘的全部地方志。
古人说,“拥书万卷,何假百城”,“家有藏书抵万金,腹有诗书气自华”。家中有这些藏书,我感到很有底气。书籍是少年的导师,青年的指南,壮年的朋友,老年的慰籍。这些书籍,我大部分曾经精读或浏览过,也有些并没有翻开书皮。但是,决定退休后我想读什么类型的书了,我随手掀开书海,畅游其中。写作时需要查找哪些名词典故,也可以随时查阅,非常便捷。
我认为,任何事物都不能代替书籍。拥有藏书,是家庭有教养的象征。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省下房屋的豪华装修设施、家具电器的高档和各种奢侈的用品,但必须置备各种良书。我们可以在衣着上节省,但不能在书籍上节省。这些书籍不仅是充实灵魂、慰藉无聊、战胜艰难的无价之宝,更是传承给子孙后代的永远不灭的财富。
朋友们,你们的家中藏书多吗?您对此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