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消费降级(trade down)”成为近几年的热词。
所谓消费降级,即消费者普遍开始追求物美价廉的商品,更加注重消费的实用性和性价比,不再盲目追求高端奢华的产品。
理解这种消费转向趋势,日本是最好的参考对象。这里说的参考,不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更多的是“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在商业模式方面,国内在电商、快递、扫码支付等方面遥遥领先,但在消费需求方面,早已是发达国家的日本,消费者需求具有高度发达和细分的特征。
当然,无论是人口模式还是产业结构,国内都与日本有显著差异,我们的经济结构,也远比1989年日本的健康。不过,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情绪存在一定程度的共性,因此,在社会需求、心里情感乃至消费观方面也存在着一定共性。日本消费者的观念转变进程,也能给当下带来一点启示。其中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在日本“失去的30年”里,必选消费品总值变化不明显,但消费者消费方向有变化,转向价值更低、更便捷、存储时间更长的消费品。
多方信息反馈,当前我们的消费转向也正在发生。
“反向消费”“二手消费”“极简消费”理念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可,有的年轻人热衷在名创优品(09896)这类“十元店”消费。在日本衰退期间,无印良品等低价高质企业兴起,而中国的消费品牌,包括拼多多、名创优品等已经开始抢跑。今年“6·18”期间,阿里和京东销售额增速双双下降,是成立二十周年以来首个618遇冷,销售额增速创下3年最低。而主打低价市场的拼多多则业绩猛增,除了四五线城市和村镇等下沉市场的增长,也有一二线城市用户的消费需求降级带来的增长。
在欧美等海外市场,由于通胀高企、经济面临衰退风险,“低价”也似乎成为一种“新时尚”。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国购物应用商店里,拼多多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在下载榜上连续多月居于前列,主打低价的快时尚跨境电商平台SHEIN也迅速崛,以“极致性价比”闻名的蜜雪冰城也风靡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