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君安(601211)发布研究报告称,车灯行业的再一次升级,从功能车灯走向智能车灯,成为智能化的重要载体。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带动了车灯行业的发展,使得车灯承载了传统照明以外更多的功能,用来辅助驾驶、信号传输等,技术方向上也在不断延伸,ADB、DLP、HD不断推进。在ADB、DLP等渗透率提升带动下,预计2025年中国前大灯行业规模将超过500亿元。随着单车价值量更高的智能车灯渗透率的提升,车灯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加速增长。
国泰君安主要观点如下:
智能化推动下大灯迎来再次升级
车灯的智能化属性不断增强,从精准照明走向辅助驾驶和信号传输等。以AFS为代表的第一代智能车灯主要用来实现精准照明,在车辆交汇过程中防眩目、夜间行车过程中减少视野盲区等;而随着ADB、DLP、HD等技术的不断落地,车灯在辅助驾驶和信号传输等的作用不断突出。在辅助驾驶方面,通过光毯等形式帮助NOA变道辅助、通过狭窄道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HUD功能;通过地方投影的方式可以警示行人,起到信号传输和交互的作用等。
ADB、DLP、HD等智能大灯技术不断落地,本质还是在光源的细分化、控制的精确化。从传统的LED向ADB、DLP、HD等升级过程中,光源在进一步细化,ADB由几十颗到上百颗不等的独立的LED构成,每一颗都可以独自控制,DLP光源本身没有升级,但集成了数十万到百万个方形的微反射镜,而HD的光源则变成了成千上万颗可以独立控制的Micro-Led;光源精细化是为了更精确独立的控制,来实现更精确的照明效果以及实现信息传递。
第一代智能大灯为AFS。
AFS(自适应前照灯系统),最初仅有纵向调整功能,通过感应前后轴的制动及加速动作,相应地纵向调节车灯,保持车灯光线的稳定。AFS包括传感器、ECU、车灯控制系统和前照灯。工作时,包括角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在内的传感器将信号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传入ECU中处理数据,然后向车灯控制系统输出前照灯转角指令,使前照灯转过相应的角度。配有AFS的乘用车现可实现七种模式的照明,包括乡村道路模式、高速公路模式、城市道路模式、恶劣天气模式、大灯随动转向、仪表盘故障指示、旅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