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国金证券(600109)发布研究报告称,预计23-25年国网智能化投资平均增速可达7-8%,电网投资的增加将拉动电力信息化行业步入快速增长轨道,相关电改政策推进也为信息化产品的商业模式完善提供了落地途径,因而在电力发、输、配、用各环节中具有信息化技术领先优势的公司有望受益,推荐关注:国能日新(301162.SZ)、国电南瑞(600406)(600406.SH)、东方电子(000682)(000682.SZ)、国网信通(600131.SH)、朗新科技(300682)(300682.SZ)。
国金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新型电力系统的新变化—源侧清洁低碳、荷侧多元互动、网侧柔性灵活。
①新的装机结构:新系统中装机主体和电量主体将逐步由火电转变为非化石能源发电,且源侧将由多种能源的简单叠加过渡为基于复杂多能流网络协同的联动性、系统性的大时空尺度优化配置。②新的负荷特性:新型电力系统的低碳目标驱使终端电气化水平大幅提升,带动负荷侧呈现多元化特征,且负荷侧属性从单纯的刚性消费者转变为响应源网侧供需平衡调控的需求侧资源。③新的电网形态:电网将由单向逐级的链型网络向“主网+微网”、“交流+直流”转型,弹性、柔性显著提升。
新变化带来的新问题—供需匹配难度升级、系统风险和系统成本增加。
①供需匹配方面,从空间匹配角度看,我国新能源(600617)资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而特高压电网建设仍存在进度滞后、资源配置能力不足等问题;从实时平衡角度看,源侧新能源出力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逆负荷性,荷侧三产用电增加叠加新型负荷占比提升加剧负荷波动,二者共同增加电力供需平衡难度。②系统风险和成本方面,新能源大规模并网、配电网侧输入多元化以及电力电子元器件高比例接入带来系统运行工况波动加剧、电能质量和稳定性降低的风险。为了控风险、助平衡,系统成本将显著提升,国网能源研究院预测2025年包括辅助服务、电网建设等助力系统消纳措施所带来的成本将是2020年的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