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深层油气钻探取得突破

16
okx
8月23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一项智能导钻技术取得了实际应用的重要进展。科研团队在塔里木盆地西部的一口生产井中,利用这项技术成功地描绘了地下油气层的结构,并且引导钻头准确地打入了最佳的开采位置,最终获得了高产的工业油气流。这口生产井的油气产量约为周围井的5倍,同时也实现了白垩系舒善河组下2段储层的首次油气突破。

该智能导钻技术的成功应用意味着在深层油气勘探和开采过程中有了更精确的控制能力,能够提高勘探的效率和开采的产量。这对于我国在油气领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相关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据介绍,智能导钻技术是基于先进的地质调查和数值模拟技术,通过分析地下岩层的物理特征和构造信息,精确地确定最佳的钻井路径和开采位置,在勘探和开采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利用油气资源。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验证了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可行性,也为油气勘探和开采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尽管在地下油气开采领域仍面临挑战,但该项重要进展显示了智能导钻技术的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将继续努力改进和推广这项技术,为我国油气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进群交流|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