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投资机会在容量保障机制下托底

17
okx
根据国金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当前火电企业投资积极性不足主要是因为缺乏容量机制托底保障发运成本以外的其他成本回收。然而,容量补偿机制的推出将鼓励火电企业投资建设煤电项目,特别是对于规模大、利用小时数低的企业,其业绩改善空间更大。因此,该报告建议关注火电设备商东方电气以及煤电装机规模较大、利用小时数较低的发电企业豫能控股、华能国际和华电国际。

报告指出,为什么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还需要新增煤电呢?这是因为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和电气化转型的双重驱动力下,全社会用电量尚未达到峰值。未来几年我国潜在GDP增速预计在5.0%~5.7%,能源消费总量仍将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此外,电能替代将成为用电量增长的新动能,因此全社会用电量远未达到峰值。

报告指出,随着气温敏感型负荷占比和居民用电习惯的改变,最高负荷增速将大于用电量增速。随着产业升级和居民电气化水平的提高,三产和居民用电量占比将增加到32.7%。这意味着,一方面,极端天气将推动冬夏两个季节的最高负荷增速;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居民电气化水平的提高和用电设备的多样化,负荷增速将大于用电量增速。

报告指出,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中,面临着保供和消纳两大难题,而煤电的作用无法替代。从保供的角度看,新型电力系统中新增装机的区域分布不均,风电和光伏发电出力与负荷高峰的时间不匹配。此外,由于前期支撑性电源投资不足,导致有效容量供给充裕度下降,因此煤电对于保证电力紧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从消纳的角度看,为了更好地消纳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需要增加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而煤电具有灵活性改造的优势,适用于基荷和腰荷的调节。此外,将新能源和调节电源打捆外送可以提高外送通道的利用率和送电的可靠性,从而降低输电成本。

总的来说,国金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中,新增煤电是必要的,因为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尚未达到峰值,并且火电企业投资积极性不足。此外,煤电在保供和消纳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相关企业和设备供应商值得关注。

数藏交流群
相关问答
进群交流|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