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技术路线支撑氢能渗透

19
okx
中金证券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称氢储运是氢能实现低成本、高效、规模化应用的基础。短期内,高压气态储运将是主流,而中长期则会发展液态、固态和管道储运等多种技术路线,以实现成本持续下降,支持氢能的大规模应用。中金建议投资者关注高压气态氢瓶量产、液氢设备国产化和液氢商业化以及管道储运政策规划所带来的投资机会。

报告中指出,高压气态储运目前是主要的储运方式,适用于中短途小规模储运。该技术成熟度相对高,储氢罐结构简单,前期投资较小。运输成本对距离较为敏感,适用于短距离运输。未来,随着储氢量更大的氢气瓶的应用,储氢密度和单车充装量将提高,从而提升效率并降低储运成本。车载储氢瓶方面,逐步将使用低成本和轻量化的70MPa IV型瓶替代35MPa III型瓶。

液态储运在长距离运输方面成本较低,其液化电费占比约为70%。液态储运具有储氢密度高的特点,适用于长距离和大规模氢能运输。目前全球大型液化设备由海外企业垄断,国产核心设备仍处于突破替代阶段。该报告预测,随着液氢核心设备的国产化和技术进步,液氢有望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此外,固态、液氨、甲醇和有机液态等多种技术路线也在发展中,但目前仍处于小规模示范阶段。固态储氢以金属氢化物材料储氢为主要技术路线,具有储氢密度高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在长距离运输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然而,固态储氢存在质量储氢密度较低和成本较高等问题。目前国内外仍处于示范应用阶段,如潜艇、燃料电池汽车和固态储氢站等。液氨、甲醇和有机液态等技术路线也都还在研发和小规模示范阶段。

总的来说,氢储运是氢能发展的关键,各种技术路线都在不断发展和演进。随着成本的降低和技术的进步,氢能将有望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和渗透。

进群交流|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