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超导技术推动产业化加速

18
okx
根据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超导材料因其独特性能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低温超导材料已经实现成熟产业化,预计会受益于光伏和医疗设备需求的快速增长。而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也有望大幅提升,受益于超导电力和可控核聚变等下游应用的快速发展。此外,学术界对于室温超导材料的研究聚焦可能会加速超导材料产业化进程。

超导材料具备特殊的性能,使其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用于大电流应用,如长距离输电线、发电和储能领域,可以降低电阻热效应带来的能量损耗,提高电力传输的效率。超导体还可以用于电子元器件领域,克服散热困难,提高计算机速度。此外,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可以用于磁悬浮列车和可控核聚变等领域。此外,超导材料还可以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超导感应加热、超导限流器、超导电机等。

根据Conectus的预测数据,到2022年,全球超导产品市场规模约为68亿欧元,到2027年有望增至192亿欧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

目前,已经形成了低温超导材料的成熟产业链,主要应用于生产超导磁体。已实现商业化应用的低温超导材料包括NiTi和Ni3Sn,它们被用于生产磁共振成像、磁控直拉单晶硅技术、核磁共振谱仪、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和高能质子加速器等行业。当前,低温超导材料市场份额超过90%。未来,低温超导材料的需求有望稳定增长,受益于光伏行业的高景气度和国内MRI设备市场规模的高增速。

数藏交流群
相关问答
进群交流|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