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天文学系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团队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最近利用“中国天眼”对著名微类星体GRS 1915 105开展了长期高时间精度观测。他们发现该星体的黑洞表现出微弱的射电“脉搏”,每个周期大约为0.2秒。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的“脉搏”,对黑洞射电观测和理论研究有望提供新的思路。该成果于7月2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武汉大学天文学系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团队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最近利用“中国天眼”对著名微类星体GRS 1915 105开展了长期高时间精度观测。他们发现该星体的黑洞表现出微弱的射电“脉搏”,每个周期大约为0.2秒。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的“脉搏”,对黑洞射电观测和理论研究有望提供新的思路。该成果于7月2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