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科学院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科学家成功创制了一种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这种晶体能够高效扩展激光器的可调谐范围,并且在半导体晶圆检测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关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上在线发表。
这项研究的成果对于激光器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激光器在一定范围内有可调谐性,但受制于材料本身的线性特性,无法进一步扩展可调谐的范围。而新创制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在激光器的波长范围扩展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响应。
该研究团队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成功设计出一种具有大的非线性光学系数和高的光学吸收峰值的晶体结构。通过调节晶体的成分比例以及其他参数,科学家们实现了对激光器波长的非线性调节。
高效扩展激光器的可调谐范围可以为许多应用领域带来重大影响。在半导体晶圆检测领域,激光器被广泛用于检测晶圆的缺陷和质量控制,对波长的精确调节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这项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分光光度计、光学成像等领域。
该研究成果的在线发表将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表示,他们将进一步推动该项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并加强与企业和其他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以上为AI生成文章,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