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突破助推核聚变商业化

17
okx
根据美国能源部于2022年12月13日宣布的消息,其NIF装置实现了核聚变“净能量增益”,这在理论上验证了核聚变商业化的可能性。这一突破意味着可控核聚变商业化的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同时,今年登场的ChatGpt也将在商业化开发周期上发挥重要作用。

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可控核聚变是解决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在双碳和能源安全的背景下势在必行。核聚变是一种将两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一个或多个较重的原子核和其他粒子的反应过程。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反应中所看似损失的质量会以巨大的能量形式释放出来。相比其他能源解决方案,核聚变在能量效率、装置和反应过程的安全性、原料的易得性以及危废和碳排放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数据,在相同原料质量的情况下,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是核裂变的4倍,是普通燃油或煤炭燃烧释放能量的400万倍。截至2022年底,全球大约有130个国家拥有或私营实验性的可控核聚变装置,其中“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中国自2006年起就是其中的七个成员之一。

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极端的工作环境对聚变装置结构材料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中信证券建议投资者关注我国在相关领域材料方面的国际领先水平。此外,超导材料也是实现磁约束路线可控核聚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关注中国国内超导材料行业与核聚变相关的标的。

总而言之,随着相关技术的突破和资本的涌入,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已经进入加速阶段。可控核聚变在双碳和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具有巨大的潜力。投资者可以关注与聚变装置结构材料和超导材料相关的标的,以获得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投资机会。

进群交流|欧易官网